6月中旬,杭州市綠園小區和丁香公寓的業主們會多一種買菜方式:打個電話,點點鼠標,新鮮的有機蔬菜就會送上門。為這兩個小區提供特供菜單服務的,是一家名叫“億家信”的代購店,這正是西子聯合控股集團進軍農業的塊招牌。
進軍農業,“西子”不是一時興起。
10年前,在裝備制造業做得風生水起的“西子”,承包了1500畝土地開始種養業,將收獲的產品作為禮物贈送給客戶。去年,“西子”成立浙江三農物流有限公司,與杭州市政府聯合開出杭州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今年,又建起8個生態農產品基地,打出“億家信”有機農產品品牌。
只要是在互聯網,丁磊怎么“玩”都不稀奇,但一養豬,就成了新聞。“西子”也是如此。當很多人猜測“西子”進軍農業的“玩票”意圖時,董事長王水福說,“我們對現代農業的興趣不亞于競標大飛機,‘西子’要闖出一條用工業方法駕馭現代農業的商業模式。”
造電梯的法子,拿來種菜養豬
說起造電梯,“西子”無疑位居國內優秀之列。
一臺電梯,零部件數以千計。“西子”的基本經驗是:要保證產品質量,關鍵是選準供應商。但是,“西子”并沒有想到,這條基本經驗居然也適用于種菜養豬。
2008年,“西子”與杭州市郊10多戶農民簽訂協議:由“西子”提供種苗、定期配送養料,農戶只負責種菜養豬。然而,10個月下來,農產品一檢測,質量參差不齊。
“農產品的質量控制,取決于賣產品的人。”浙江三農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一芝發現了問題所在,造電梯是流水線作業,自動化程度,質量易于標準化。而農產品質保全憑農戶個體的意識,“一畦蔬菜施的是牲畜肥料,還是農藥,不放到檢測儀下,根本區別不出。”
于是,“西子”做出一個判斷:進軍農產品市場,合作伙伴應該是新型農民,他們有知識,自我把關意識強,懂得規模化生產。
去年開始,許一芝帶著團隊考察了杭州經濟圈內上百個鄉村種養點,經過村、鄉、縣三級篩選,今年初,終在湖州、嘉興等地圈定8個生態種養基地,基地的農產品培育檢測由“西子”無償全程參與,產品首先保證“西子”的采購。
選定了供應商,“西子”的第二步,就是把流水線作業的標準化理念,引入到種菜養豬里,再造農產品生產的“流程標準”。
在8個生態基地,都貼有“西子”制作的一份《戒欺》說明,上面寫有“億家信”農產品的“路線圖”:種養定點基地、生產過程控制、質量過程控制和不定期抽檢。農產品臨市,有兩道門檻:一個是基地的檢測,一個是檢測室的檢測。為此,“西子”還投資20多萬元購進了一套進口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及輔助設備,它能一次檢測60個品種,并在1小時內出檢測結果。
具體到無公害蔬菜的標準,“西子”規定,收割前20天內不能施農藥,這比國家規定的時限推前了5天。這多出來的5天,農殘量如何甄別?蔬菜拿到中心檢測室切碎、加入緩沖液、震蕩萃取、上機檢測,“這個數據,代表著西子農產品的品質。”許一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