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啪视频观看网站-国产免费区-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视频-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廣州菱控|三菱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聚焦 >> 正文
新聞搜索
新新聞
本月熱門TOP10
海工裝備十年規劃發布
http://www.0374v.cn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2-4-13
分享到:
海工裝備十年規劃發布

    導讀:3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三菱《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提出,力爭通過10年三菱PLC發展,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2020年,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

  處于發展關鍵期

  海洋工程裝備是人類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活動中使用三菱PLC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處于海洋產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方向,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資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點,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先導性產業。

  浩瀚的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主要包括海洋礦產資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空間資源等五大類。《規劃》提出,緊密圍繞海洋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對于我國開發利用海洋,提海洋產業綜合競爭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建設海洋強國,推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規劃》提出,以海洋油氣資源為代表的海洋礦產資源是當前海洋資源開發的重點和熱點,技術相對成熟,裝備種類多,數量規模較大,是未來5~10年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以海上風能、潮汐能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以及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海洋觀測和監測等方面的技術裝備也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同時,隨著海洋波浪能、海流能、天然氣水合物、海底金屬礦產等海洋資源開發技術的不斷成熟,相關裝備的發展也將逐步提上日程。

  新世紀以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具備了較好的發展基礎,年銷售收入過300億元人民幣,占市場份額近7%,在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度的產業區,涌現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淺水油氣裝備的自主設計建造,部分海洋工程船舶已形成品牌,深海裝備制造取得一定突破。此外,海上風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裝備初步實現產業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等海洋化學資源開發初具規模,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但是,與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海工裝備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產業發展仍處于幼稚期,經濟規模和市場份額小;研發設計和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依賴國外;尚未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制造能力,基本處于產業鏈的低端;配套能力嚴重不足,核心設備和系統主要依靠進口;產業體系不健全,相關服務業發展滯后等。

  《規劃》指出,未來5~10年是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既要應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挑戰,更要抓住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需求增加的機遇,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大力協同,迎難而上,力爭通過十年的發展,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

  培育海工裝備總承包商

  《規劃》提出了未來十年的奮斗目標:經過十年努力,使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產業集群形成規模,國際競爭力顯著提,推動我國成為主要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

  在產業規模方面,2015年,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一五”末提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20%;2020年,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再提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以上,位居前列。

  同時,形成若干產業集聚區和大型骨干企業集團。重點打造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三個產業集聚區,重點培育5~6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總承包商。

  全面掌握深海油氣開發裝備的自主設計建造技術,裝備安全可靠性全面提,并在部分優勢領域形成若干知名品牌產品;突破海上風能工程裝備、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裝備的關鍵技術,具備自主設計制造能力;海洋可再生能源、天然氣水合物開發裝備及部分海底礦產資源開發裝備的產業化技術實現突破;海洋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裝備、極地特種探測/監測設備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明顯增強,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要有顯著提升。

  2015年,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關鍵系統和設備的配套率達到30%以上,2020年達到50%以上;在海洋鉆井系統、動力定位系統、深海錨泊系統、大功率海洋平臺電站、大型海洋平臺吊機、自升式平臺升降系統、水下生產系統等領域形成若干品牌產品;具備深海鋪管系統、深海立管系統等關鍵系統的供應能力;海洋觀測/監測設備、海洋綜合觀測平臺、水下運載器、水下作業裝備、深海通用基礎件等實現自主設計制造,關鍵系統和設備的制造能力明顯增強。

  “對于我們整個產業鏈上所有涉及的裝備,我們要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包括設計、建造技術。此外,還要提總承包能力。”工信部裝備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栓昌表示,今后將重點面向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以海洋油氣開發為主要突破口,大力發展用于海洋礦產資源開發的裝備制造業,并重點圍繞勘探、生產、加工、儲運及服務等環節,發展大型的海洋服務和水下系統、作業裝備等。

  相關報道  海工裝備行業政策利好不斷

  基于海洋工程裝備的重要性,政策利好不斷涌向這個行業。

  早在去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了《當前優先發展的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該指南確定了優先發展的137個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其中包括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相關配套產品。

  2011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能源局等4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印發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2011~2020)的通知》。《通知》明確了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方向,并確定了主力海洋工程裝備、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前瞻性海洋工程裝備、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關鍵共性技術等五大戰略重點。

  2012年3月12日,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目錄的通知》明確,從今年4月1日起對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裝備和產品目錄、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目錄、進口不予免稅的設備和產品目錄等予以調整;其中新增的28項重大技術裝備中海工裝備占了5項,包括自升式鉆井平臺、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深海鋪管船(平臺)、大型浮式起重船、海上及潮間帶風機安裝船。生產上述五大海工裝備產品而進口所列附件中相關零部件和原材料商品,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有利于海工裝備的國產化進程。

  據了解,海洋工程裝備的毛利率可達30%,而造船業毛利率僅有18%左右。在傳統造船業務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很多船企積極地轉向海工裝備制造。海工裝備涉及海洋油氣開發、海工平臺制造、配套設備制造、油氣開采服務以及設備設計總承等多個領域,振華重工、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中集集團、海油工程等相關上市公司將從中充分受益。 

上一條 上一條:中國有能力安全效發展核電
相關新聞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