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這巨大的市場前景下分得蛋糕,對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根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提供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我國大功率海上風機批量裝機的僅有華銳風電SL3000的風機,其功率為3MW;另有5MW和6MW樣機。其他的風電設備企業的海上風機均處于正在研制或剛生產出樣機的狀態。可見,目前真正為海上風電做好準備的企業并不多。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和全球風能理事會聯合發布了《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該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風電累積裝機容量繼續居,而國內整機制造企業三菱競爭也日趨激烈。中國風能協會主管蔡豐波表示,激烈歐姆龍競爭讓國內整機制造企業越來越看重海上風電基恩士相關產品和技術。 對于海上風電市場,眾多風機制造企業對其寄予了厚望,這個市場潛能巨大。 根據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GW,這就意味著,中國海上風電醞釀著千億元的巨大市場。 能否在這巨大的市場前景下分得蛋糕,對風電整機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根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提供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我國大功率海上風機批量裝機的僅有華銳風電SL3000的風機,其功率為3MW;另有5MW和6MW樣機。其他的風電設備企業的海上風機均處于正在研制或剛生產出樣機的狀態。可見,目前真正為海上風電做好準備的企業并不多。 前景:千億市場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國際風機價格開始下滑,國內市場同樣經歷著激烈的價格戰,這使得風機制造業的利潤率大幅下滑,風機制造業也進入了冬天。 為應對經濟危機下的市場變化和不斷上升的競爭壓力,國際大公司開始做出調整。2011年,維斯塔斯出現自2005年以來的虧損,此外,蘇司蘭也欲出售資產,國內中小整機廠也開始戰略性調整,考慮退出市場或停止擴張。 然而,在風機制造行業的一片灰色之中,亦存在一抹亮色。 《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歐洲海上風電的裝機量維持在位。根據歐洲風能協會統計,2011年歐洲海上風機裝機容量為866MW,總投資額達24億歐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813MW。 歐洲各國還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個宏偉的計劃:英國提出了2016年8GW、2020年10GW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德國現有約2GW的海上風電容量正在建設過程中,整個德國待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約8.5GW。歐洲在建的海上風電項目約有6GW,其他已經規劃的總容量約有114GW。 根據歐洲風能協會的預測,到2020年歐洲海上風電將達到40GW的容量,可提供歐盟4%的電力需要。這意味著未來10年,歐洲海上風電投資有望達到1400億美元。 此外,亞洲國家如中國、韓國都表現出對海上風電發展的極大興趣。 韓國政府開始敦促國內企業進行海上風電設備的研發,并提出了到2016年發展400MW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和2017—2019年實現2GW海上風電發展的目標。 中國政府的計劃則更為龐大。根據我國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GW,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GW。按照目前風電整機產品價格估算,未來3年,我國海上風電設備投資約190億元。到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設備投資額將達1100億元。這對于國內具備海上風機生產制造能力的風電設備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現狀:穩步發展 中國近海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及其附近島嶼,有效風能密度在300W/m2以上。5—25m水深、50m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2億kW;5—50m水深、70m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億kW。 此外,與陸上風電場遠離電力負荷中心不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大,電網結構強,風電接網條件好,因此,我國發展海上風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09年1月,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全國海上風電工作會議,正式啟動海上風電規劃工作,沿海各省(市)區均開展了海上風能資源調查和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工作。截至2011年底,上海、江蘇、山東、河北、浙江、廣東海上風電規劃已經完成;遼寧、福建、廣西、海南等省(自治區)的海上風電規劃正在制定和完善。已完成的規劃中,初步確定了43GW的海上風能資源開發潛力,目前已有38個項目,共16.5GW的項目在開展各項前期工作。 2010年9月,國家能源局組織了江蘇省鹽城市海域4個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招標,這是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總建設規模100萬kW。其中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投資有限公司以及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中標濱海、射陽、東臺、大豐等市(縣)近海和潮間帶區域的4個項目。 《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顯示,到2011年底,全國海上風電共完成吊裝容量242.5MW。其中,中國個規模化開發的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一期海上風電場工程是上海市特許權示范招標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2MW。該項目于2010年8月31日完成全部34臺由華銳風電生產的風電機組240小時預驗收考核,截止到2012年8月初,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一期工程發電量已累積過4.95億kWh。2011年,東海大橋西側又成功安裝了單機容量3.6MW和5MW的試驗機組各一臺。此外,江蘇如東150MW海上風電場示范工程完成100MW風電機組吊裝,2011年12月28日,風電場一期工程99.3MW投產發電,其中包括華銳風電17臺3MW海上風電機組。 競爭:大功率風機領跑 《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在“十一五”期間,通過不同模式獲得了兆瓦級風電機組研制技術并實現批量生產能力,有力支撐了中國風電市場的規模化發展。“十一五”末期,中國多家企業先后成功研制了功率在3MW及以上的風電機組,成為中國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有力競標者。 海上風電在國內、國外都是風電開發的重要方向。因此,許多跨國公司都宣布了研制更大功率風電機組的計劃,功率范圍多集中在4~8MW,其中德國研制的6MW和7.5MW機組已經在陸地試運行。 據不完全統計,到2011年為止中國大約有20家整機企業宣布了研制多兆瓦級大功率風電機組的計劃,功率范圍多集中在3~6MW。其中,2011年5月,華銳6MW風電機組的下線,2011年12月,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6MW風電機組下線,標志著中國風電機組大型化研制已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指出,制造業面向海上風電積極研制多兆瓦級風電機組,將為今后中國開發海上風電提供更多的機型選擇。但是,開發海上風電機組在技術、經驗和市場等方面面臨更多的挑戰,需要研制單位提早有足夠的重視。 幾年前,當華銳風電以自主研發的3MW機組中標上海東海大橋10萬kW示范項目備受矚目時,許多人懷疑這個國內也是當時唯一一家生產3MW風電機組的企業到底能不能擔起中國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的重任。然而,東海大橋一側的34臺風電機組終以良好的運行數據向所有人展示了華銳風電在海上風電領域的過硬技術。如今,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已經成為中國海上風電領域的標桿。而華銳風電并未止步于此,近年來不僅完成了6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首臺吊裝,又成功申請到國家能源局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10MW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研制及示范”項目,該項目將建造全球首臺、功率等級大的10MW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 在今年6月閉幕的“2012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指出,中國海上風電已經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從環境、政策、體制機制等方面,協調理順關系,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