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在電網建設方面,提出了要“繼續加大西電東送力度,結合能源基地建設,實施重要輸電通道和聯網工程,加快遠距離輸電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明確要求。在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在各國大力倡導低碳經濟、開發清潔能源的新形勢下,如何把四川的水電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如何通過跨區電網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水火電豐枯互濟,進一步確保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進一步發展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增強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而為西部大開發架起一座“金色橋梁”,已經成為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制定今后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石。
王抒祥
十年成就空前
十年來,乘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四川電網迎來了發展為快速的十年。鑒于四川豐富的水電資源,上世紀70年代起,有識之士就提出“西電東送”的戰略構想,但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西電東送”只能是一個遙遠的夢。西部大開發十年來,四川電網投資規模逐年提升,通過跨區聯網初步實現水火互濟,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步伐也逐漸加快。2002年5月,四川電網通過萬縣——三峽500千伏壓輸電工程,實現川電外送,開始向華中、華東送電,“西電東送”初步成為現實。
回首四川電網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從初的220千伏電網為主干,發展到了500千伏壓電網為主干、220千伏電網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為支撐的多層次電網格局。從偏安西南的地方孤立電網,發展到與西北、華中、華東連為一體,特別是去年底德陽—寶雞500千伏直流和今年7月向家壩—上海特壓直流的成功投運,四川電網正式進入特壓、跨大區交直流混聯的新階段,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去冬今春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電力缺口的情況下,通過跨區聯網,四川9年來實現全省枯期無拉閘限電,為四川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西部大開發的十年間,作為四川電網發展的實施者,四川省電力公司還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切實服務民生。在冰災、地震給四川電網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努力克服諸多困難,在加快電網災后恢復重建的同時,全力推動電網規劃項目和民生改善項目的實施。通過打造水電送出平臺,著力建設跨省跨區電網,提電力交換能力,促進了四川水電支柱產業發展和資源優勢轉化。通過加快城鄉配電網建設與改造,有力促進了城鄉統籌工作的順利進行。四川省電力公司還努力服務地方發展,切實加強 “三區”(革命老區、地震災區、民族地區)電網建設,通過加大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投入,大力實施“戶戶通電”工程,努力消除國家電網供區內“無電村”、“無電戶”,促進了社會和諧發展。
迎來難得機遇
四川水電資源儲量大,理論蘊藏量1.44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2億千瓦,均占全國的1/4以上。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倡導低碳經濟、發展清潔能源和推進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加快開發低碳清潔的水電資源已經引起社會各界度重視,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將水電列為全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規劃把四川建成全國大的低碳清潔能源基地。目前四川省境內開展前期工作的水電站裝機,就已經過了4000萬千瓦。應該說,四川電力發展迎來了空前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源分布極不平衡,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能源需求大,西部地區特別是四川水能資源豐富,但能源需求相對較小。以四川目前的水電資源開發力度來看,僅憑四川自身在豐水期根本無法消納,大范圍大規模的配置消納成為必然。到2010年底,全省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需要省外消納600萬千瓦;到2020年底,全省水電裝機容量達7300萬千瓦左右,需要省外消納將達到3330萬千瓦左右。但隨之而來的是,現有的距離送電能力不足,電網通道資源稀缺。可以預見,當四川水電裝機容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電網輸送能力將成為制約水電開發和消納的重要瓶頸。在此形勢下,要實現四川水電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平衡消納,同時跨區域電量互換互濟,在更大地域范圍內實現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發展特壓就成為必然選擇。
特壓輸送容量大,輸電距離長,效益較,節約土地,可實現大規模、跨地區的資源優勢互補,通過聯網,可得到錯峰、調峰、水火互補、互為備用、減少棄水等聯網效益。采用特壓輸電技術可有效減少輸電走廊,節約土地資源。目前,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直流特壓的成功投運,充分證明了特壓技術的優越性和可行性。
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通過建設四川特壓骨干電網,促進四川電網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從根本上解決原有輸電技術輸電能力不足的問題,充分利用特壓實現跨大區、跨流域水電互濟、更大范圍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把四川納入到全國能源資源配置的大平臺中,已經成為四川電網發展上臺階的戰略選擇。
電網發展構想
今后十年,是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也是四川水電大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下一步將有序推進重點流域大型水電項目建設,繼續加大西電東送力度,結合能源基地建設,實施重要輸電通道和聯網工程,加快遠距離輸電工程建設,同時加強西部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提升農網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作為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橋頭堡”,四川電網迫切需要通過特壓架起一座“金色橋梁”。
為加快我國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提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四川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將重點發展以水電為主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而電網在遠距離、大規模輸電技術上取得突破,將進一步發揮國家電網在電力市場化、能源清潔化、經濟低碳化、生活方式現代化中的基礎性作用。以近投運的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為例,該項工程每年可向上海輸送32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可節省原煤1500萬噸。
根據國家特壓電網總體規劃,2020年前,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將建成華中—華北—華東堅強同步核心電網,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為實現這一目標,“十一五”末到 “十二五”期間四川將新建一批交直流特壓工程。配套大渡河長河壩、大崗山、黃金坪、瀘定等大型水電站陸續建成投運,建設雙回雅安—樂山—重慶—湖北1000千伏交流特壓輸電線路 (南通道),送電能力800萬千瓦;結合雅礱江錦屏電站投運,建設錦屏—江蘇±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送電能力720萬千瓦;適應金沙江溪洛渡電站電力送出,再建1回至浙江的±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送電能力750萬千瓦。通過努力,四川電網將成為“東接三華(華中、華東、華北)、西納新藏(新疆、西藏)、北聯西北、南通云貴”的全國電力交換大樞紐,構筑成跨省區、跨流域的“水火互濟、購送靈活、交換方便、新能源上網便捷”的全國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大平臺。
針對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熱潮,目前,四川省電力公司圍繞四川電網發展目標,提出了“十二五”期電網建設規模和投資安排,繼續加快以特壓為骨干的堅強電網建設步伐,加快重點城市和城鄉配網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外聯網,實現水電清潔能源資源更大范圍優化配置,為四川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應。我們堅信,特壓電網這座“金色橋梁”,必將成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四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條“財富通道”。
上一條:海上風電20載 發電成本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