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表明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已在產業層面得以深入推進,這是對固廢利用“十二五”規劃的積極回應。
確立十大重點工程 可吸引千億投資
根據工信部制定發布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rd
9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旨在推動廢鋼鐵資源綜合利用,推進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公告明確表明,各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對廢鋼鐵加工建設項目進行投資核準管理、信貸融資、安全監管等工作中應以此準入條件為依據。
在之前三菱8月份,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商務部和中科院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發布了《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我國依靠科技創新推進廢物資源化歐姆龍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廢有色金屬、機電產品再制造、電子廢棄物、廢舊分子材料等再生資源、工業固廢、垃圾和污泥等廢物資源化科技工程發展基恩士優先領域和重點任務,提出了在廢物資源化領域科技發展應取得的重大突破和預期重大標志性成果,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并將是“十二五”期間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支撐計劃、863)立項的重要依據。
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表明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已在產業層面得以深入推進,這是對固廢利用“十二五”規劃的積極回應。
確立十大重點工程 可吸引千億投資
根據工信部制定發布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15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16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50%。由此,“十二五”期間,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總產值也將從1萬多億元提到2萬多億元。到2015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年產值將達5000億元。在“十二五”期間,將構建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為關鍵節點,建設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化示范基地,從而構建新型循環經濟。《規劃》的制定不僅能給擬開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處理的城市和園區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也將使工業固廢利用的主體園區和企業在發展中獲得較大的政府扶持。
一份來自于賽迪投資顧問循環經濟政策性融資研究報告的資料表明,截至“十一五”末,我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11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40%,從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企業過1.5萬家,產值達到3000億元。盡管達到一定規模,但到2010年底,我國主要金屬礦產資源仍然保持著較的對外依存度。為了加快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效率,從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入手,結合各種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堆存、綜合利用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確定了十大重點工程,共需社會總投資1000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1445億元,年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4.12億噸。
我國工業門類繁多,大宗工業固廢來源廣泛,且各種固廢處理利用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需針對重點領域開展規模化利用。《規劃》中的十大重點工程包括了尾礦、粉煤灰、煤矸石、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及赤泥六類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尾礦產生量、堆存量是我國大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難度大,技術要求,需大力推進。因此,重點工程中確定涉及尾礦綜合利用的有四個。鋼渣、有色冶煉渣、氰化渣是產生量大又難以利用的冶煉渣,通過鋼渣綜合利用重點工程,促進鋼渣深度利用,實現鋼渣“零排放”;有色冶煉渣綜合利用工程重點提取有色冶煉渣中有價元素,實現有色冶煉渣的梯級、清潔、整體利用;氰化渣重點工程旨在實現氰化渣的無害化深度綜合利用。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重點工程著重解決磷石膏綜合利用的難題。赤泥是我國目前難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赤泥綜合利用重點工程目的是要解決赤泥綜合利用的瓶頸問題。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重點針對鋁粉煤灰以及普通粉煤灰的附加值利用。由于煤矸石綜合利用技術基本成熟,利用率相對較,故在重點工程中沒有安排煤矸石綜合利用重點工程。
加大集聚效應 構建科學化產業鏈
賽迪顧問分析師申燕介紹說,從我國目前工業發展進程來看,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在工業化產生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上,如何更加效地提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水平,構建科學化產業鏈是發展循環經濟和保證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所在。
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完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鏈,構建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為關鍵節點、以效利用為核心、具有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新模式。
為了進一步完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鏈,“十二五”期間將構建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為關鍵節點、以效利用為核心、具有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新模式,通過機制創新,建設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化示范基地,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及其關聯產業立體化鏈接為紐帶,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培育和扶持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專業化、現代化企業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集群。
以示范基地建設提升核心研發能力
“目前,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尚存在許多技術瓶頸,尤其缺乏大規模、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帶動效應的重大技術和裝備,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礎性、前瞻性技術研發方面投入不夠。”申燕說,經過調研發現多數企業研發能力較弱,技術裝備落后,缺少研發投入的積極性。現有技術裝備水平不能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制約了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申燕建議,在示范基地申報過程中,明確要求基地要推進技術進步。因此各試點地區應結合本地區工業固體廢物特點,加強綜合利用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重點開發產品附加值、固體廢物利用量大的技術,努力在試點地區示范和應用一類或多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突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技術瓶頸制約。各試點地區應提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裝備水平,加強國外先進設備的引進消化吸收,重點提升國產裝備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加快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示范,提升試點地區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整體技術水平。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加大對大宗工業固廢研發投入,提升技術的核心能力。
園區及企業應積極爭取政府扶持
“十二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完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鏈,構建以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為關鍵節點、以效利用為核心、具有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新模式。目前國內從事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主體主要是產生這些廢棄物的企業,例如鋼鐵、冶金廠及煤礦,其處理利用資金多由企業自籌,且綜合利用開發出的產品基本上由企業內部消化。這種現狀或很難適應工業固廢規模化發展的要求。因此,加快構建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提工業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效率是目前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規劃》提出要進一步研究完善稅收優惠目錄,重點支持大宗、附加值綜合利用產品,同時推動建立用于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專項資金,并通過國家科技計劃、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循環經濟專項、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現有資金渠道對技術研發予以支持。這將為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園區和企業帶來巨大的支持和幫助。“目前,很多工業固廢處理的項目已經計劃開展,但迫于資金的壓力未能如期竣工和投入使用,這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資源浪費,這一現象同時體現在工業固廢處理的各個領域中,因此鼓勵政策的方向確定后,企業需結合自身情況積極爭取獲得政府資助,從而更快更效地開展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申燕說。
業內人士也建議指出,在進行大宗工業固廢示范基地申請時,擬申報地區需結合本地區工業固廢利用工作的特色優勢、發展目標、產業規劃、經濟示范效應、社會示范效應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通過示范基地建設,形成一批示范性強、有特色、工作思路清晰、有重點的典型企業,獲得政府重視并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保障體系,在政策的扶持下積極投入到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項目,提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從而構建具備特色循環經濟的產業新模式,優化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