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表明,發達國家應對危機的救助政策避免了金融機構大量破產,使金融體系渡過了生存性危機階段,但其在刺激經濟復蘇方面的失靈,也使金融業的復蘇與發展面臨制約。“再工業化”戰略的實施,既
金融由實體經濟而生,為實體經濟服務是其根本職能與終目的。未來金融業與制造業的緊密結合、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倒逼”度“去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向實體經濟回歸,美國、歐洲相繼實施了以發展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率先掀起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與實體經濟緊密關聯的金融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把握發展趨勢,向長期可持續經營發展模式轉型,是金融機構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事實表明,發達國家應對危機的救助政策避免了金融機構大量破產,使金融體系渡過了生存性危機階段,但其在刺激經濟復蘇方面的失靈,也使金融業的復蘇與發展面臨制約。“再工業化”戰略的實施,既有利于發達經濟體加快復蘇,帶動全球經濟增長,同時更強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對金融業的健康穩健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縱觀金融體系演進,其發展歷程就是改進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過程。但談及金融,人們很容易過度關注其虛擬經濟的特性,特別是隨著各種衍生產品與創新工具不斷推出,進一步將金融與實體經濟割裂視之。從本質屬性而言,金融由實體經濟而生,為實體經濟服務是其根本職能與終目的。未來金融業與制造業的緊密結合、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再工業化”引發的全球產業分工格局變動,將對金融機構的客戶結構、業務結構、跨境服務能力帶來新需求和新影響。
制造業回歸與遷移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面臨諸多難題,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將得以凸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在科技研發、技術推廣、流程改造等方面更是需要有力的金融支持,這就為金融機構業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在這一過程中,現代信息技術與基礎設施的革新還有利于提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的效率。
再者,發達經濟體推行“再工業化”將使新興經濟體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增長方式轉型的步伐。經濟決定金融,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將為金融業的發展轉型提供根本依據和指導方針。同時,以技術創新為依托的新興端制造業可能在發達經濟體進一步興起,產業鏈端環節的持續強化亦將對金融服務提出更多的要求。
著眼未來,“再工業化”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結合,不僅將促進數字化、智能化新科技應用推廣,創造新的增長點,還將引發社會生產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重要變革,逐步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模式,金融業發展模式也將出現新的變化。
上一條:三菱Q68ADV,FX1N-20MT-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