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30多年不間斷的核電建設和研發基礎上,核電產業當下正在“擴容”和“升級”兩條道路上穩步前進。
擴容——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11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加快推動“華龍一號”走出去,早日實現核電“強國夢”》的提案。
這份提案表示,由中國廣核集團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共同研發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現已完成初步設計并啟動施工設計,未來完全可以成為中國核電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的主力產品之一。
“‘華龍一號’將是一個國產化率過90%的成熟方案。其商業應用和技術出口,將有利于中國核電發展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提案發起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說。
在中國30多年不間斷的核電建設和研發基礎上,核電產業當下正在“擴容”和“升級”兩條道路上穩步前進。
擴容——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提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這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發生后,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開工一批核電”的提法。
升級——參加兩會的相關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們表示,包括“華龍一號”、CAP1400等在內的三代技術研發進展順利,今明兩年內,這些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方案就有望獲得批準投入建設。
“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不多的、能夠向市場提供兩種以上三代核電方案的技術大國。”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委員說。
國際原子能機構2013年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大多數傳統核電國家以及新興核電國家繼續保持發展核電意愿,預計未來10年,全球除中國外,還會有60至70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開工建設。
在這一市場前景召喚下,近年來,美、俄、法、日、韓等核電大國紛紛瞄準國際市場,把核電出口作為國家戰略,帶動國內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與此前30多年一直扮演國際核電市場上的“學生”相比,中國不會缺席新一輪的國際產業競爭。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鼓勵通信、鐵路、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
“面對全球廣闊的核電市場,中國核電‘走出去’既有內在的動力,也具備了實際的能力。”賀禹表示。
在業界人士看來,發力“走出去”的堅實基礎,是中國核電經過30年發展后全面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的客觀現實。
當下,中國不僅是全球在建核電規模大的國家,核電全產業鏈能力還有了跨越式提升,工程建設、生產運營等領域已經形成了突出的“比較優勢”。目前,中國核電設備制造綜合國產化率已經達到85%,形成了年產10臺套以上的供貨能力,預計到2015年前后,中國核電主設備產能可達到每年15臺套。
“同樣是度成熟安全的三代技術方案,‘華龍一號’首臺套的單位千瓦基礎造價不過3000美元,與當前國際訂單多的核電技術產品相比有競爭力,這使得中國的核電技術具備度的市場競爭力。”賀禹說。
國際市場也已經充分關注到了這一點。201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核電企業在英國、羅馬尼亞、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國取得重要進展,獲得多個核電項目機會。
在業界人士看來,以推動自主知識產權參與國際競爭為目標的中國核電產業“走出去”歷程,將是一個開放的共贏式進程。賀禹說,“我們歡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同我們展開合作,中國民用核電產業從來就不是封閉的,在開放中走向壯大,是我們的不二選擇。”
上一條:三菱HC-SFS52,三菱伺服電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