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個工業大類中,中國制造業有5個大類位居,9個大類排名第二。在500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220種產品產量獨占鰲頭。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機、PC機、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數碼相機都在中國生產。
處于全球價值鏈低端三菱眾多企業能在“微笑曲線”上微笑嗎?這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毛蘊詩在今年兩會期間向中國制造業拋出歐姆龍尖銳問題。
盡管屬于“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毛蘊詩還是從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實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路徑,參與國際標準競爭、突破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都是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必然選擇。
大而不強
在22個工業大類中,中國制造業有5個大類位居,9個大類排名第二。在500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220種產品產量獨占鰲頭。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機、PC機、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數碼相機都在中國生產。
然而,全球制造業的競爭不在于“以量取勝”,中國制造“大而不強”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iPhone的利潤中,蘋果公司拿走58.5%,而我國大陸勞工成本只占1.8%。我國電腦零部件配套率已達95%,但主要是周邊設備組裝加工,利潤率不到5%。2012年我國鋼鐵消費絕對量下降,每噸鋼僅賺1.68元。DVD的出口均價不到45美元,專利費就達20美元,除去成本后單位利潤不到1美元。2011年《金融時報》評出的全球500強企業中,美國有73家工業企業上榜,而中國大陸只有6家。
在毛蘊詩看來,目前“中國制造”主要包括中國組裝、中國代工、中國制造、合資制造和自主制造幾個部分。
以中國組裝為例,又包含純粹的中國組裝和有品牌的中國組裝。前者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組裝環節,利潤和話語權非常低。國內“三來一補”很大部分承接來件裝配;一些成熟的產業如電子制造,甚至是智能手機、汽車等技術密集行業也將組裝車間放在中國。而后者缺乏中國芯。以聯想電腦為例,它的“芯”全部來自于國外,操作系統使用微軟的Windows,CPU、芯處、顯卡、無線網卡來自英特爾。電腦“芯”的制造和有品牌的組裝的利潤差距可以達到2~3倍。
中國代工也有單純的代工(簡稱OEM)和設計導向的代工(簡稱ODM)之分。其中,OEM依照國際廠商的設計圖紙使用自有機械設備代工生產,其附加值低,廣東的虎門服裝、東莞制鞋、順德和中山小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是典型代表。相比之下,從事ODM的制造企業可提供零部件或整機的多套設計方案,附加值稍。例如,全球筆記本電腦的代工中有93%來自于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五大臺系廠商,關鍵零部件基本由臺商代工。
再如零部件制造領域,目前國內許多產品的關鍵技術和零部件(如電腦CPU、汽車發動機、智能手機芯片、空調壓縮機等)基本依賴進口。我國的專用設備制造領域同樣薄弱,大部分設備依賴進口,如光纖制造設備的進口率達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達85%,石油化工裝備達80%,轎車、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達70%。
此外,“中國制造”還包括缺乏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合資制造,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合資制造,基于模仿創新的自主制造,以及基于原始創新的自主制造等。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實力同樣難言樂觀。
讓“中國制造”名副其實
毛蘊詩認為,為改變“中國制造”名不副實的現狀,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迫切需要改變制造業結構,提升附加值,提創新能力。
為此,他建議,一要從國家戰略度推動“中國制造”的標準競爭,占領標準制點。中國空調、彩電、DVD的產量已經是全球,但由中國企業制定的家電國際標準尚不足0.3%。一項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技術標準若被國際性組織接受或采納,可以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利益。
二要突破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形成端自主知識產權。由于缺少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我國很多產業受制于人。我國自主研發的江淮D19TCI、長城TCI等發動機依然要向德國博世繳納昂的專利費。2010年我國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第四,但發明專利占發明總量不到2%。特別是品牌企業要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投入,培養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重點領域形成自主知識產權。
三要通過技術創新改造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企業以物聯網、云計算、三網融合等技術為支撐,從傳統制造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加快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端裝備等的集成應用。充分利用國內巨大內需的寶貴資源,處理好海內外兩個市場的關系,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契機,培育自主品牌。
四要通過大企業帶動小企業,促進“中國制造”整體升級。臺灣自行車產業通過大企業帶動小企業、中心廠帶動衛星廠,實現了產業整體升級。建議制定支持制造網絡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形成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合作型聯盟,鼓勵科研設施與技術信息共享。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培育一批“專而精、精而強”的中小企業。
五要形成多元化創新體系,促進制造領域的技術成果轉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系,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的主體。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建設公共技術平臺,建立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效能轉換機構,推動制造領域的知識擴散和技術轉移。
六要順應行業邊界模糊趨勢,推動制造業和現代服務的交叉融合?鐕就ㄟ^現代服務業(如研發、設計、物流、營銷、金融等)俘獲了“中國制造”的組裝、生產和加工過程。建議加強制造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信息技術研發與制造業緊密結合,提升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培育一批工業設計和研發服務機構,扶持成立技術成果轉化的專業機構,形成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七要發展附加值、技術含量的業務。提升基礎制造能力、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品牌創建能力;加快工藝流程升級、功能升級和產品升級;推進節能環保和低碳運作,間接提升企業附加值。
上一條:中國鋼鐵行業或面臨關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