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再工業化,新興經濟體的低成本擠壓,中國制造“錢景”怎么看?
凌風:在中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是大家熟悉的“三架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而全球化背景下的出口更是“三架馬車”之首,通過創造利潤、創造就業和帶動周邊整個產業群,直接和間接拉動消費和促進投資。去年
去年中國1.9萬億美元三菱出口總額中,占了90% 以上出口份額歐姆龍10萬家優秀制造商,更是中國經濟基恩士核心根基所在。他們的國際競爭力、他們的興衰,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乃至國家的未來。實際上,他們已經是中國經濟的龍脈所在
“中國制造”國際化的廣度與深度正在不斷拓展,所遇到挑戰的集中性、復雜性、艱巨性,也是曠世罕見。
如何從貿易層面突破走出去的玻璃天花板?如何為主流出口群體提供優質的國際營銷服務,如何為國際買家選擇棒的供應商?這成了凌風、這位環球市場集團(GMC)CEO每天思索并不斷付諸行動的核心工作。在過去的十多年時間,他和同事為中國制造商和國際買家搭建了一個卓有成效的服務平臺,并逐步確立了包括是否擁有工廠、生產優質產品的能力、一定的產能規模、R&D能力和社會責任等八項內容在內的優質制造商量化標準。但他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作為企業,在戰略定位正確的前提下,須將資源集中在長期目標和核心競爭力的建立上,在人才、營銷、品牌、研發上不斷突破;而單憑企業單打獨斗還遠遠不夠,中國的10萬家優質制造商,亟需建立一支國家隊,讓中國制造成為優質標志。
《董事會》: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再工業化,新興經濟體的低成本擠壓,中國制造“錢景”怎么看?
凌風:在中國,推動經濟發展的是大家熟悉的“三架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而全球化背景下的出口更是“三架馬車”之首,通過創造利潤、創造就業和帶動周邊整個產業群,直接和間接拉動消費和促進投資。去年中國1.9萬億美元的出口總額中,占了90% 以上出口份額的10萬家優秀制造商,更是中國經濟的核心根基所在。他們的國際競爭力、他們的興衰,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乃至國家的未來。實際上,他們已經是中國經濟的龍脈所在。
應該看到,中國已成為制造業大國,是推動全球貿易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2011年,中國出口到歐盟和美國的貿易總額達到6800億美元。縱使偶有波動,還是市場巨大!另一方面,2011年,中國出口到東歐和南美的貿易額達到1500億美元,同比增長過30%。俄羅斯加入WTO、巴西舉辦杯及奧運會,為中國出口帶來更多機遇!此外,中東、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也一直保持強勁增長。目前“中國制造”雖然遇到越南、印度的競爭,但未來幾年很難動搖中國制造業中心的地位,而且歐美不可能回到過去,將繼續依賴中國制造!因此,“中國制造”未來的潛力依然巨大。
《董事會》:有制造缺品牌無創造,這是否構成中國制造業在海外毀譽參半的“玻璃天花板”?
凌風:中國制造在很多領域已經代表著一流的技術水平。作為一個中國人,想起的那一刻我甚為自豪,可是下一秒我卻很憂心:因為“中國制造”依然同時和“廉價”、“劣質”緊密相連。“中國制造”在海外的形象一直毀譽參半,招致“又愛又恨”的復雜態度。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消費者相信的并不是“中國制造”這個品牌,而是貼上當地品牌的“中國制造”;他們相信的,他們愿意為之而付費的,是本地或者一些國際化品牌背后所代表的質量承諾和服務承諾。如果離開了這些國外品牌的標簽,“中國制造”在當地難以獲得信任,價值難以獲得體現。
但是,中國不可能永遠都是通過低成本的生產來發展出口,從長遠來看這不符合經濟效益,低效率、低附加值、低利潤,導致原材料、人力、土地、能源等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不斷,工人收入也很難提升,同時也會影響國家的聲譽——透支“中國制造”這個民族群體品牌。所以,減少資源浪費,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提升勞工待遇,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終讓“中國制造”成為優質標志,這是大勢所趨!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在海外合作建立營銷渠道,進行品牌合作,建立研發中心,吸引更多的國際化人才。
《董事會》:你提到了未來的方向,但成功“走出去”真的很不容易。
凌風:從根本上來講,企業轉型升級,單靠膽魄和勇氣不夠,單靠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和品牌戰略也略顯單薄,根本的還是要轉變意識,轉變價值觀。未來幾年內,穩健而進取,謹慎而樂觀,將會是中國企業尤為重要的經營主調。
在個人發展與企業戰略選擇上,我始終堅持要有三個關鍵要素:興趣、競爭力、社會需求。首先是興趣,要考慮有什么可以讓你和你的團隊為之全情投入,并且享受過程中的樂趣,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難以及外部誘惑,都能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持續地投入和為之而興奮。其次是競爭力,這要分析你和你的核心團隊組合內在的持續的過人之處,你的企業可能達到的競爭水平。
后是符合社會需求。從國際貿易的大環境來看,現今全球的國際貿易總額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的出口總額也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哪怕近受到金融風暴所引發的一些階段性影響,原來出口的增長有所放緩,甚至有些地區和行業暫時出現負增長,也無法逆轉全球分工的歷史趨勢,全球國際市場的總需求還是非常龐大的。在全球化大環境的背景下,還存在著各種千差萬別的細分市場,如果能夠符合社會需求,那企業制定出來的戰略才有市場空間和發展余地。
要打破同質化競爭,就要建立符合戰略三要素的、環環相扣、取舍有道的戰略定位。企業找到這個定位后,資源就可以集中在長期目標和核心競爭力的建立上。
《董事會》: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制造一方面要苦練內功,一方面是否也要抱團取暖?
凌風:中國制造中小企業想要自己單獨在海外打品牌的資金不夠,相關人才和經驗也不足,不知道從何入手。但如果有一批優秀的中國制造商能夠聯合起來,以要求、標準共同打造真正能代表優質“中國制造”,能夠讓國際消費者信賴的群體品牌,做好這個群體品牌的公關工作,那企業同時打響自己的獨立品牌就容易得多了。
環球市場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國優質制造商的群體品牌GMC,一方面我們認為要重新樹立“中國制造”整體形象,就必須把一批真正優質的中國制造商聯合起來;另一方面,只有提升了“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中國制造”才有未來。環球市場與25萬優質國際買家會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其中包括GE、WalMart、Carrefour、Home Depot、Auchan等國際采購專家。“環球市場”的顧問能根據買家和制造商要求專業地為雙方進行匹配,并且配合買家進行看廠下單等服務。
《董事會》:下一步,公司董事會有怎樣的戰略考量?
凌風:一路走來,GMC吸引了很多級的行業專家加盟,我們的董事會成員包括500強企業康柏電腦前亞太區總裁,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總裁。此次環球市場赴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還吸引了全球三大市集團之一、TESCO的全球董事會董事Gareth Bullock正式加入。相信這些級人才豐富的行業和管理經驗、資源和網絡,將直接推動我們更快實現GMC的夢想,推動環球市場更加快速的發展,同時,增加管理透明度、國際化的標準,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不同的行業背景和人脈網絡,帶來很多啟發。
同時,GMC的理念也吸引了眾多來自海內外的大師級人物先后作客甚至加入GMC優質制造商聯盟,為GMC制造商出謀劃策。例如菲利普?科特勒,例如全球CEO杰克?韋爾奇先生。韋爾奇先生更直言他確信環球市場會成為上一流的公司,并將幫助GMC獲得終的成功。
接下來的5年,我們計劃幫助10萬家中國優質制造商,建立“中國制造”的國家隊,讓“中國制造”成為優質標志。同時,逐步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幫助中國制造爭取更多話語權。10年之內,建立全新的全球貿易中心。終實現讓“中國制造”成為優質標志的使命。
上一條:鋼鐵工業科技創新面臨四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