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條地鐵線信號系統的核心設備供貨商是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郜春海入選了“推動北京創造的十大科技人物”。
采訪郜春海是在2013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間隙,格紋西服,淺色襯衣,細框眼鏡,他留給《機電商報》記者的印象是透著一股儒雅的書生氣,正如他的另一個身份&md
新興產業闖新途、出新招,聽來有些繞口,這本就是一個誕生沒幾年的“新事物”,可謂新中求新。其實,正是這些政府隆重推出的新產業,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雖有新績,卻也不免在一些技術和理念上套用了舊思路。創新,無時不刻,無所不在。
郜春海的“現代透明廚房”
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亦莊線、昌平線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信號系統示范工程取得成功,從此改寫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有軌無腦”的歷史。
這兩條地鐵線信號系統的核心設備供貨商是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郜春海入選了“推動北京創造的十大科技人物”。
采訪郜春海是在2013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間隙,格紋西服,淺色襯衣,細框眼鏡,他留給《機電商報》記者的印象是透著一股儒雅的書生氣,正如他的另一個身份——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從校“下海”3年多來,郜春海逐漸摸索出一套獨有的“現代透明廚房”理論。他認為,真正向用戶說出所有風險的時候,用戶對你的信心才會更加堅定,而只要風險可控,自主創新就要大步向前走。
軌道交通的國產大腦
CBTC信號系統被譽為軌道交通的“大腦”和“神經中樞”,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軌道交通的“大腦”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比如,2號線和機場線用的是法國阿爾斯通的CBTC核心系統,4號線采用的是法國泰雷茲的CBTC核心系統,10號線用的是德國西門子的CBTC核心系統等。
“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自然處處受制于人。,采購成本很昂貴,第二,售后服務比較困難。”郜春海反問道,“現在北京修地鐵一天花費1個億,三年就是1000多億,這其中有多少產業是中國自己的?我們能不能抓住眼下的大規模建設對產業的推動機遇?”
帶著這一思考,2009年,時任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郜春海,受命組建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
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亦莊線示范工程以及昌平線的順利開通,意味著我國首套完全自主研發的CBTC系統解決了CBTC系統所涉及的密度動態追蹤間隔控制、速度安全防護控制、精度列車安全定位、功能安全數據雙向通信、安全計算機設計等五大技術難題。
此后,2011年12月拿下北京14號線訂單,2012年8月中標北京7號線信號系統,郜春海和他的團隊徹底打破了國內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核心設備由國際巨頭壟斷的格局,也使得中國成為繼德國、法國、加拿大之后,第四個掌握CBTC核心技術并一次順利開通的國家。
不要跟風“挖煤”
在郜春海看來,不少中國人其實并不懂得怎么“花錢”,而是喜歡跟風。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國外限制我們的,我們都做出來了,沒限制我們的,好像都沒怎么做出來”,因為“反正我們能買的著”。
這樣的結局是,在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的過程中,中方根本沒有話語權,外方動輒以“這是機密”為由拒絕回答中方的疑惑。“價格都是對方說了算,運維的費用更,這根本不是談判。”談到過去的“屈辱”,采訪過程中,一直語氣平和的郜春海不自覺地提了聲音。
在交控科技自主研發的CBTC系統成功應用之后,外資企業被迫將每公里地鐵約1700萬元的造價降到目前的每公里700萬~800萬元。“不僅平均每公里的地鐵造價能省近千萬元,還培養了很多掌握核心技術的科技工作者。”他認為,要想做好企業,必須先培育好產業。
郜春海還指出,做企業不應該跟著別人去搶存量,而應該尋找增量,這才是創新點所在。“這好比挖礦,地下有煤礦、金礦、錫礦……,當看到別人挖煤很賺錢,你就也擠過去挖煤,參與挖煤的人多了,挖煤利潤降低,還得提防惡性競爭,卻忽略了邊上還有個附加值更、關注者更少的金礦,直到又被別人挖走了,才開始后悔。所以,我們要進行統一籌劃,應該告訴大家,金礦、煤礦、錫礦在哪里,統籌大家開采不同的礦石,發展不同的產業,并在產業發展初期給予扶持和鼓勵。”他說。
公司好比廚房
交控科技成立不過3年,卻承擔了諸多重量級的項目,既源于團隊此前近20年的研發積累和獨到的“采礦”眼光,也有賴于郜春海自創的“現代透明廚房”理論。
郜春海習慣于將企業比作廚房,將產品比作菜肴,“我要讓進來吃飯的人知道我們的飯菜是怎么做的”,“我還可以根據你的口味定制菜肴”,“真正向用戶說出所有風險的時候,用戶對你的信心是更加堅定的,只要找到控制風險的方法”。
他認為,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之前把所有風險找到,做的過程中把每個風險控制住,這個事情基本都能做成。自主創新不是一兩天能實現的,只要風險可控,自主創新就要大步向前走。
郜春海的“現代透明廚房”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國際化的標準。“你擔心什么,我就給你出示相關的證明,而且貼合國際化的需求。”他說,用慣了老外的產品,怎么讓別人相信我們的產品?首先,老外有的功能,我們也有;第二,你對產品安全質量不放心,我就找國際權威的獨立第三方安全認證機構(英國勞氏)認證;此外,我的服務更好,價格更低,本土溝通更方便。
張國寶:發展新能源應該轉變思想
液晶電視、數碼相機、馬云,這3個與新能源似乎不沾邊的詞兒,背后的故事卻被用來勉勵新能源業界人士。
5月22日,在“2013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暢談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創新思維。這位曾主管能源行業十余年、執掌國家能源局3年的老將,用3個故事,勉勵新能源業界人士要敢于創新,并富有執行力。
記兩次教訓
當日,張國寶甫一上臺,先介紹了我國新能源產業近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隨后話鋒一轉,談到了制約新能源發展的因素,“多年來,在能源領域常講這樣一句話——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很難改變,而老念這本經,其實束縛了大力發展非煤消費的信心。”
張國寶舉了兩個因為“權威們”錯誤的預判而失去先機的先例,一個是液晶顯示器,一個是數碼相機。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沒有國產的彩電,國家發改委專門成立了“三電辦公室”,引進國外的彩電技術,并在咸陽培育產業。因此,我國的彩電年產量曾一度達到年產100萬臺,成為彩電大國。
“那個時候,其他國家已經開始興起液晶顯示屏,我們不是沒注意到,還組織了全國的專家討論,結論是,液晶電視不可能代替顯象管電視,但后的事實完全相反。”張國寶回憶道,“等我們醒悟過來,別人的液晶大屏幕已經充斥了市場,中國彩電行業80%的利潤都歸別人了。”
多年前,關于中國是否要大力發展數碼相機的專家論證過程也很相似。因為當時的數碼相機尚難以實現像素,而將其打入難以替代光學相機市場的冷宮。“專家們認為不可能實現的,恰恰是別人科技攻關解決的地方。”張國寶惋惜,中國因此錯失的兩大市場。
換思維方式
“我們現在發展新能源,(發電量)多了,就設指標,不讓你發展,這是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的想法,應該轉變思想。現在很多的新技術、新興產業都走在十字路口,我們千萬不要再重蹈液晶顯示器的覆轍。”張國寶提醒。
他談到了局部地區較為嚴重的棄風現象,“風電發展雖然迅速,但所占比例也不過是(發電總量的)2%,這算多嗎?丹麥都做到20%了”,“棄風了,有兩個思路,一是堵,一是疏,我們應該學大禹治水”。
事實上,出現棄風現象并非是因為風電產能過剩,不應該靠設指標、卡項目來“堵”,而應該進行疏導。比如,當務之急應盡快審批蒙西錫林浩特至南京,甘肅酒泉外送特壓線路,加緊建設溪洛渡左右岸的外送通道。
張國寶毫不客氣地指出:“新能源的發展還存在一些計劃經濟時期的方法和思維,社會上有一些所謂的技術權威不能準確把握新事物的發展方向,甚至于有的時候還扼殺了一些新思維。”
此外,他提醒能源行業人士,錳酸鋰電池、燃料電池、級電容等蓄能技術都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領域。因為,目前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蓄能技術。
學馬云賣煤
有了好眼光和新思維,接下去,就是執行力。張國寶分享了另外一段往事。
為了轉變管理思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響應中央倡導“學習型政府”的號召,國家發改委曾邀請原阿里巴巴CEO馬云給官員講課,“我發現他這個人確實很怪,他不像一般人站在講臺上一動不動地講,他必須走來走去”。
在“課堂上”,張國寶率先提問:“我管了很長時間煤炭,還是沒管好,特別是煤炭訂貨會,都是一萬多人,很亂,你這淘寶,能不能賣煤?”馬云回答:“過去都是賣些小商品,你這個問題我倒沒想過,可以研究一下。”
沒過多久,張國寶了解到,馬云采納了他的建議,阿里巴巴上出現了煤炭甚至柴油等能源的身影,而且賣得還不錯。不僅如此,線上能源價格還成為市場價格的一大參考指數。
“真賣好了,說不定對我們的能源體系會有很大的沖擊”,“這就是年輕人的思維,執行力很強”。獲得一個創意后,馬上就朝著這個思路去實踐,對于馬云強大的執行力,張國寶贊口不絕。
上一條:新興產業:創新、開放、協調 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