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現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年修訂),新《特設法》在電梯安全方面從責任明確,監管方面都出臺了明確的條例。
針對電梯發生事故,制造廠家、維保企業等相關責任主體互相推卸責任“踢皮球&rd
201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以下簡稱《特設法》)將正式實施。該法也成為我國部對各類特種設備安全的管理做出統一、全面規范的法律。
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其中的一種設備,將面臨著新的考驗,同時也給電梯的維護市場打開了新的市場大門。
新法細化責任分工
據了解,新《特設法》不僅加大了對電梯等特種設備的監管力度,還強化了它們在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了特種設備報廢、可追溯和缺陷召回制度,并加重了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相比現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年修訂),新《特設法》在電梯安全方面從責任明確,監管方面都出臺了明確的條例。
針對電梯發生事故,制造廠家、維保企業等相關責任主體互相推卸責任“踢皮球”,消費者維權困難的問題。新《特設法》明確了各方主體的責任,無論是電梯制造廠家、維保企業還是使用單位,都會加大對電梯安全的重視程度。
法律要求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小區如果有物業的,小區物業是電梯管理的首要責任人;沒有物業的,由小區業主或實際管理人履行管理義務,承擔相應責任。
針對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查明原因為長期缺少保養所致,“維保漏洞”逐漸成了電梯老損的通病的問題。新《特設法》對電梯維保單位和維保人員進行了的嚴格要求,要求電梯維護保養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修理單位進行;承擔維護保養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作業人員資格;維護保養過程應當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并落實現場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針對在大型購物商場、寫字樓等公共場所內,因為人流量大,電梯運行頻繁,電梯的故障率普遍較的問題。新《特設法》規定,要對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人員流動量大的公眾場所的特種設備包括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督檢查。同時還規定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負責。蘇州就曾發生過寫字樓內電梯掉層的危險事故。
針對電梯發生事故后,相關責任人違法成本太低,無法戳到“痛處”,導致部分責任人依然我行我素,把利益放在。新《特設法》為此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例如:使用單位使用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另外,銷售、出租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電梯,將被沒收電梯設備,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服務市場打開大門
可見,隨著對電梯設備安全管理要求的增加,未來電梯市場將由“制造”向“服務”轉變。
據電梯協會統計數據,2012年我國電梯保有量約243.6萬臺,到2015年有望達420萬臺。假設當前按照4000元/臺/年的維保費,那2012維保市場就有97.4億元/年,如果到2015年市場規范化,又8000元/臺/年的維保費,那2015年電梯維保市場就有336億每年,維保市場巨大。
電梯的使用壽命一般是10~15年,據業內專家估計,國內保有量電梯的使用年限15年的電梯約占10%,使用年限10年的電梯占約20%。電梯應至少每15日按照國家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但沒有強制的報廢規定,在電梯保有量增長而新增需求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下,維修改造的需求有望成為電梯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電梯安全不僅與產品質量有關,且與安裝和維保也有很大關聯,上1/3的電梯和自動扶梯已經服務了20年,而近10年來更新改造技術可以實現快速實現更新升級。
全球電梯更新改造市場2/3集中在歐美地區,每年增速保持10%左右,在電梯保有量增長而新增需求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下,未來維修和改造需求有望成為電梯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2000年來全球電梯企業收入中約55%來自維保業務。以在歐美市場經營為主的通力電梯(KONE)為例,其維修保養和更新改造服務占比一直50%,在全球保養的電梯、扶梯總數70萬臺。此外,一般而言,翻新改造大修電梯毛利率約30%,比新購置電梯毛利率25%對企業利潤的貢獻要。
相對于整梯業務目前更多依賴地產等新增需求,維保業務是基于存量市場,毛利、市場空間更大。
據統計,在我國10月電梯采購項目中,更新改造項目依然居不下。其中,北京電梯更新改造項目較為集中,12個電梯采購項目中舊梯更新改造項目就有8個。
未來電梯將向服務業市場延伸。
上一條:環保:環保部投3.54億監測國控重點污染源四項主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