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從去年上半年風電站、分布式燃氣發電項目以及部分煤礦、電網、油氣管輸等項目審批權的下放可以看出,我國能源部門正進一步加
2013年對中國能源領域而言,是頗不平靜的一年。
隨著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的概念,能源行業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如何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成為貫穿2013年始終的重要議題。
6月,國務院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將治理空氣質量提升到全民參與的度;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下調火電企業上網電價,并規定企業要對脫硝除塵機組進行“清潔費”補貼,大用戶直購電政策也密集出臺;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對未來五年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嚴重產能過剩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為節約過度能源消耗作出積極指導。
與此同時,從去年上半年風電站、分布式燃氣發電項目以及部分煤礦、電網、油氣管輸等項目審批權的下放可以看出,我國能源部門正進一步加快從管項目到控總量的放權改革。
3月,國家能源局和原電監會整合后重新組建了新的國家能源局,當月成品油定價新機制也亮相;7月,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上調,目的在刺激清潔能源生產并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國家支持光伏產業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出現“井噴”,并網、電量收購、補貼、土地政策逐一細化,為分布式光伏項目、電站投資開發提供了多重保障。
梳理過去一年能源領域諸多動向可知,能源領域改革已經顯現“動真格”的形式,用“來勢洶洶”形容并不為過。
展望2014年,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電力體制改革、中國非常規油氣(尤其是頁巖油氣)的勘探開發、核電步伐是否加快,都成為業內外持續關注的熱點。
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已箭在弦上之時,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價改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行業發展、維持能源的長期可持續利用、降低環境污染,但也要避免“一價改就漲價”的怪圈,不能出現讓普通民眾難以承受的價,努力讓科學的市場價格體系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基石。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中提出,到2015年單位GDP能耗要下降16%,這意味著大批耗能的落后產能將被淘汰。但牽一發而動全身,從目前全國推進速度來看,落后產能淘汰能否順利進行不僅事關目標的完成,更是治理霧霾的關鍵。能源改革全面深化的2014年,任重而道遠。
上一條:工業制造:《新時期中國工業的發展與管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