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卡住脖子”的項目
淮南—南京—上海特壓交流工程的前期工作早在4年前便已啟動。曾經參與過該項目評審的一位專家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介紹,2009年6月,國家電網委
特壓電網建設近期遇到“麻煩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推進的淮南—南京—上海特壓交流工程在這個冬天“進展得很不順利”。
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劉開俊對《財經日報》表示,早在2011年該項目就已完成可研設計并通過了評審,但之后卻被要求再次接受評估。
拖了將近一年才召開的評估會議,其評估結果卻不被采用。對此,電力行業專家認為,評估工作的重心應放在電網規劃的整體評估上,而不是單一具體項目的評估。同時,在評估專家選擇上也應增加在職專家和一線專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讓專家構成具有更強的代表性和權威性。
被“卡住脖子”的項目
淮南—南京—上海特壓交流工程的前期工作早在4年前便已啟動。曾經參與過該項目評審的一位專家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介紹,2009年6月,國家電網委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牽頭,組織國內6家電力設計院,兩年時間完成了工程可研設計報告。
2011年5月,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對可研報告進行了評審。2012年8月,國家能源局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之后的當年10月份,全部核準支持性文件落實并上報核準請示。
“至此,該工程建設的必要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專業技術論證全面完成,已具備核準開工條件。”劉開俊說。
特壓交流項目核準此前已有先例。今年3月18日,浙北-福州特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4月11日,該工程建設全面啟動。而這一工程是繼晉東南—南陽—荊門特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之后的第三個特壓交流工程。
此次被審批“卡住脖子”的淮南—南京—上海特壓交流工程也屬于華北、華中、華東“三華”特壓同步電網規劃方案中的一部分。按照規劃,這條線路將與10月份新近投產的特壓淮南—浙北—上海交流工程、今年4月份開工建設的浙北—福州特壓交流工程共同承擔連接華東四省一市電網的受端電網支撐功能。
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介紹,華東特壓主網架建成后,相當于建設了一個電力輸送的速公路主干網,電網的輸電能力將大幅提,為大規模區外送電提供支撐,同時解決目前已經面臨的短路電流大面積標問題。
然而,就在淮南—南京—上海特壓交流工程暫時擱置之際,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遭遇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南京環保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南京在建工程3000多個,全年消耗煤炭4400萬噸,僅消耗煤炭的數字,就是北京的兩倍左右。
國網能源研究院曾經做過的一項測算表明,通過發展特壓輸電,到2015年和2020年,電力工業對東中部地區PM2.5污染的影響程度將分別下降27.5%與30.3%。
評估中的爭議
不過,在該項目全部核準支持性文件落實并上報核準請示的兩個月后,國家發改委委托第三方機構再次對工程進行評估。這在此前的特壓工程核準中并非必要程序。
據一位接近國家能源局的專家稱,國家發改委的這次再評估起因于評估機構中個別專家委員會成員的強烈要求。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規定,評估機構須在1個月內完成評估工作,而這次卻有些“不一樣”。
在將近一年時間之后,直到今年10月25日,評估機構才終于正式召開專家評審會議。參加本次評審會議的一位專家透露,評審會議由包括兩院院士、規劃設計和建設運行等領域總共19位專家參與了投票。終評估結果是14人支持,5人反對,支持該工程建設。
上述專家還表示,評審會上反對者和支持者進行了爭辯。其中,反對者認為,交流特壓存在安全風險,經濟性上也并不劃算,主張對現有電網進行優化,可以應對大量區外來電形成的壓力,采用500千伏主網架方案。而支持者則認為,未來華東地區會接受大量的外來電,現有的500千伏主網架無法承接,因此出于安全性考慮,必須升級主網架。
“華東500千伏電網不能承受多回直流同時閉鎖的沖擊,而1000千伏特壓電網可以承受更大規模的潮流轉移和沖擊。”上述專家解釋說。
同時,中國電科院總工程師印永華也表示,華北、華中、華東特壓同步電網如果建成,直接解決了制約電網發展的短路電流增長問題,又解決了東中部地區嚴重的電壓不穩定問題,具有明顯的技術和經濟優勢。
讓人不解的是,上述專家評審會結構并未被評估機構采納。11月下旬,評估機構又組織了一次內部評審會,在這次內部評審會上,有一位專家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因此該項工作再次被擱置下來。
擱置引發了爭議。接受本報采訪的幾位評估專家對此表示難以理解,“以個別人的意見擱置專家評審組集體的意見,顯然是不合適的”。
“原定一個月的評估期限,現在耗時一年仍未完成。”對于這樣的進度,國家電網負責該項目的一位工作人員也頗為無奈。
評估機制亟待變革
本次特壓項目審批遇阻讓電力行業人士重新思考現有的評估機制。
對此,原電力工業部總工程師周小謙認為,評估工作的重心應放在電網規劃的整體評估上,而不是單一具體項目的評估。目前以評估項目為重點的模式,使項目的確定不是在規劃指導下由市場決定,不僅導致行政審批帶有較大的隨意性,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
今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已成為大勢所趨。
當前政府應主要制定政策、審批規劃、完善制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督。讓企業成為規劃執行的主體、項目決策的主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但令人遺憾的是,“十二五”已近尾聲,中國的國家電網總體規劃至今仍沒有出臺,以評估規劃替代評估項目,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中科院院士盧強此前曾表示,不能把未來二三十年的電網安全構建在以往經驗基礎上,面對迅猛發展的智能電網技術、新能源開發利用和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用老觀念、老方法來判斷,那是“一廂情愿”的做法。
在人員構成上,長期從事電力規劃的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表示,能源局聘請的電網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已歷經數次調整更迭,但一些一線和在職的知名專家很難入圍。他認為,在評估專家的選擇上,可增加在職專家和一線專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讓專家構成具有更強的代表性和權威性,才能體現出當前階段下評估的科學性和現實性,如果項目評估缺乏市場競爭,其評估結果也就無法參照和比較,不利于評估的公正性。而在這方面,鐵路、石油石化等行業引入多家評估機構的做法,值得借鑒。(立萍)
上一條:三菱Q33B,襄樊三菱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