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人士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各國更加重視以科技創新拉動經濟發展,國際分工體系開始出現生產布局多元化、設計研發全球化等趨勢,全球價值鏈的重塑日見端倪,與之相伴的是制造業從新興經濟體回流發達國家。
一些跡象表明,美國一些大企業如通用電氣、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覺醒,開始在本土大規模投資先進制造業,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制造業的增長勢頭在2012年已顯露疲態。
對于中國來說,開展國際投資是參與全球價值鏈重塑、實現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因為在全球價值鏈重塑過程中,智能類新型制造業興起,其特點是個性化“按需定制”,生產地點必須靠近使用地點。這樣一來,原來從發達國
“一臺iPhone5在問世前的跨境次數,比大多數人一年里的跨境次數還要多。美國的設計、德國和日本等國的零部件、中國和越南等國的組裝……很難說它在哪里制造的,只能說它是全球制造。"中國制造"要突圍,需要變"中國制造"為"制造"。中國企業應當到接近原材料或產品銷售地投資,減輕環境壓力和能源壓力。”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穆希薩·基圖伊在第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之“全球價值鏈重塑與創新發展”論壇上如是說。
觀察人士認為,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各國更加重視以科技創新拉動經濟發展,國際分工體系開始出現生產布局多元化、設計研發全球化等趨勢,全球價值鏈的重塑日見端倪,與之相伴的是制造業從新興經濟體回流發達國家。
一些跡象表明,美國一些大企業如通用電氣、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覺醒,開始在本土大規模投資先進制造業,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制造業的增長勢頭在2012年已顯露疲態。
對于中國來說,開展國際投資是參與全球價值鏈重塑、實現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因為在全球價值鏈重塑過程中,智能類新型制造業興起,其特點是個性化“按需定制”,生產地點必須靠近使用地點。這樣一來,原來從發達國家轉移到新興國家的制造業將“回流”。一旦“智能制造”開始普及,加上美國能源成本持續降低,那么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就不再像從前那樣具有競爭力。
從“全球價值鏈重塑”到“制造業回流”可看作新一屆“全球經濟奧運會”拉開序幕。在核能、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生物工程、先進制造以及航天、海洋等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技術“跑道”上,中國必須全力參賽。
觀察人士建議,“中國制造”要突圍,首先需要政府和企業設立專門的機構和公司,對未來產業進行深入研究,以發現并注冊新技術專利、先期占領未來產業發展制點為使命。金融機構有責任對前瞻性的新興技術尤其是基礎研究加大投資和支持力度。
其次,中央政府應對全國產業有核心輻射能力的領域給予扶持,尤其應扶持需要大量基礎研究的領域,如集成電路、大飛機、航天等。地方政府扮演的是“接力棒”的角色,它不做基礎研究,但可以推介科研院所、大學研究的技術成果,讓企業家來做是否應產業化判斷。應建立一種互動的機制,包括中央與地方的互動、科學與產業的互動。政府的錢不但要投資新技術,政府部門尤其是政府采購還要成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在目前全球技術競爭格外激烈的局面下,政府必須主動扮演好“新市場培育者和孵化者”的角色。同時,在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伯樂體制”,篩選出真正有競爭力的技術“千里馬”。在金融市場上,應推進“科技金融”的主導戰略。只有這樣,新產業才能在市場、人才、資金三個方面得到有力的支持。
上一條:三菱HC-SFS152,三菱PLC與人機界面